热烈欢迎施耐德员工参加第一期英语口语特训班!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收费标准
首页|招聘|求职| 测评培训 | 毕业生 | 人事代理 | 人才派遣 | 流动党员 | 政策法规 | 游戏 | 论坛
我市全面部署《公务员法》实施方案暨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工作
发布时间:2006-9-20 11:02:55
 

                         我市全面部署《公务员法》实施方案暨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工作

     8月30日,我市召开实施公务员法暨收入实施制度改革工作会议,传达中央、省上和全市公务员法实施方案和全省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会议精神,全面部署和启动我市实施公务员法工作,确保公务员法在我市顺利入轨运行。市委副书记,代市长王宏同志在会上强调,要按照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要求,全面提高我市公务员的本领。市委副秘书长范同兴,市委组织部副部长侯万宝,市政府副秘书长、市法制办主任张宝森,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市人事局局长、市编办主任陈留根,市财政局局长谭敏生出席了会议。

     王宏在讲话中指出,贯彻落实实施方案和收入分配改革规范工作是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部署。全市各级党委、政府要认识贯彻落实公务员法实施方案和收入分配改革规范工作的重要性、复杂性,进一步增强工作责任感和使命感,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公务员法的精神上来,增强贯彻落实公务员法的责任感和自觉性;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实施公务员法为契机,以提高公务员队伍的整体素质为重点,正确把握当前我市经济发展的大局,按照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结合实际,认真抓好公务员队伍建设,全面提高公务员队伍整体素质。

      王宏要求,要把公务员法的贯彻实施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紧密结合起来,不断提高公务员队伍促进发展、推动改革、维护稳定的本领,提高公共行政、公共管理、公共服务的本领.第一、要树立依法办事的观念。通过方案的贯彻实施使各级领导干部和广大公务员树立起依法管理、依法办事的观念.第二、要建立健全公务员管理的法规体系。要通过方案和文件的贯彻落实,建立起全市公务员管理、公务员队伍建设和机关自身建设的法规体系,依法管理各级机关,依法管理公务员队伍,为科学、民主、依法管理公务员队伍提供法律保证,促进各级机关和广大公务员勤政廉政,提高工作效能。第三、要严肃纪律。实施方案及配套文件是国家和省上的硬性规定,一定要不折不扣地贯彻执行,各县区和各部门实施中不能有任何的改变和变通,更不能随意自定办法和规章。在贯彻落实实施方案中,要坚持依法办事,坚持条件和标准,维护法律的严肃性和权威性。要坚持原则,严禁扩大实施范围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范围,不得滥设职位,不得超编和扩大范围进行登记,不得超职数配备人员。要严格执行和坚决维护国家工资福利政策,任何单位不得自行更改国家工资福利政策,擅自提高工资福利待遇;不得自行制定工资制度、工资标准;不得放宽规定的工资套改条件;要严格遵守和坚决维护财经法律,清理规范津贴,坚决取消在国家统一政策之外自行设立的各种津贴补贴项目,实行统一的津贴补贴制度和标准,未经审批,不得出台新的改革性补贴项目或提高现有改革行补贴标准,对需保留的津贴补贴项目要严格按规定要求进行归并,严禁借归并之机提高津贴补贴水平。各有关部门要各负起责,密切合作,严格管理,加强监督。各县区、各部门和各级组织、人事、财政部门必须做到有令必行,有禁必止,绝不能拿政策和国家的法律规定做交易.对于违反公务员法和实施方案的人,要严格按照有关规定依法严肃处理,该教育的教育,该通报的通报,该处分的处分,确保公务员法在我市的顺利推进。

     王宏强调,贯彻落实公务员法实施方案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是贯彻实施公务员法,推进公务员制度建设,依法管理好公务员队伍的重要保证,是各级党委、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责。一要加强领导。各县区党委、政府和各部门领导要十分重视实施方案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贯彻落实工作,要把这两项工作当作当前的当头大事来抓。二要落实责任。贯彻落实实施方案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要实行逐级负责制。市委、市政府统一领导全市公务员法实施方案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贯彻落实工作,市实施公务员法领导小组和市委组织部、市委人事局、市财政局具体负责全市实施和改革工作的指导和督促检查、负责市级机关的公务员法实施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工作,并重点指导县区级的实施工作;各县区在负责本级机关的公务员法实施的同时,也要指导好乡(镇)的实施工作。各县区、市级各部门的一把手是贯彻落实公务员法的第一责任人。要建立健全工作责任制,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形成党委、政府统一领导,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的工作格局和工作机制。三要精心组织。按照省上的要求,我市贯彻落实实施方案要坚持"自上而下、先易后难"的原则,采取"加强领导、逐级负责、统一部署、分步实施"的办法进行。各级组织人事部门要统一规划,明确分工,精心组织,各部门也要积极支持,密切配合,按照先易后难的原则,分清轻重缓急,扎扎实实地做好实施方案的贯彻落实工作。四要做好思想工作。各县区党委、政府和各部门必须做好实施方案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贯彻落实的各项准备工作,要妥善协调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多做活血化淤的工作,不要激化矛盾.工作开展后,既要抓紧,又不要抢进度,时间服从任务、服从工作质量、服从稳定大局,确保实施工作稳妥、有序、顺利进行,确保公务员队伍稳定、机关稳定和社会稳定。

      陈留根在会上对我市公务员实施方案暨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关于贯彻落实公务员法实施方案,他指出:公务员法实施方案,对公务员范围,人员登记的原则、时限、要求等作了具体的确切规定,要严格按照规定的事项全面细致的抓好落实。一、依法办事,严格确定公务员法实施范围。要严格按照中央公务员范围规定,切实把握以下三点:一要准确把握实施公务员法的范围.中央和省、市实施方案明确规定,公务员法在七类机关实行,即中国共产党各级机关、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机关、各级行政机关、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各级委员会机关、各级审判机关、各级检查机关、各民主党派和工商联的各级机关。二要严格按照三要素界定公务员范围。各级各部门要按照公务员法确定的"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这三个要素,严格确定本级本部门公务员范围。三要对少数情况特殊人员具体分析。要按照人事关系所在单位和本人的情况确定。人事关系所在部门不属于七类机关的,不列入公务员范围。二、稳慎操作,积极推进公务员登记工作。公务员登记是实施公务员法的基础性工作,是实施工作的关键环节,我市实施方案按照"自上而下、先易后难"的原则,采取加强领导、逐级负责、统一部署、分布实施的方法推进。公务员登记要着力把握好以下四点:一是公务员登记是组织登记。是否是公务员应依法由组织来判定,登记工作由各级机关统一组织,由组织人事部门负责填写《公务员登记表》,完全是一种组织行为。二是要严格掌握登记标准和条件。公务员登记,必须符合公务员法规定的基本条件,要在规定范围内,严格按照《陕西省公务员登记实施办法》的要求进行。这次公务员登记涉及两个时间界限问题:一是对具备《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第十一条规定的条件,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且200671后在编在职的人员(除工勤人员)予以登记。二是根据2003年中组部、人事部成都会议确定的由各省研究确定违规进人时间的精神,我省以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严把国家公务员队伍入口关坚决清退违规进人的通知》(陕办发[2005]9号)中明确的2001年1月31日为违规进人的时间界限。三是要按照规定的程序登记,实行逐级把关。四是要在公务员登记工作的基础上建立公务员管理信息系统。市级机关的登记工作从9月份开始,县乡机关登记从10月份开始,全市的登记工作要在10月底结束。三、从严管理,认真做好参照管理工作。参照公务员法管理是实施公务员法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中央精神,在参照管理工作中,要把握以下四点:一是准确把握参照管理的审批原则,二是严格掌握参照管理的审批条件。三是对原参照管理单位申请的要重新审批。四是加强对参照管理机关(单位)工作人员的管理。四、规范管理。合理确定职务与级别。合理设置和确定公务员职务与级别,是对公务员进行科学管理的重要一环。实施时,要重点把握好以下四点。一是严格掌握职数限额。二是合理确定公务员级别。三是规范综合管理类公务员非领导职务的设置和管理。四是各级机关公务员目前仍按照综合管理类公务员进行管理。关于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工作,他讲到:收入分配问题不仅是一个重要的经济问题,也是一个重要的政治问题和社会问题,直接关系到改革发展的大局。一、公务员工资制度改革的主要内容主要包括六个方面:一是简化基本工资结构。二是增设级别和调整职务级别对应关系。三是合理设计工资标准。四是完善正常增资办法。五是实行级别与工资待遇挂钩。六是对县乡党政主要领导实行工资政策倾斜。同时,完善机关工人工资制度。二、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主要内容。主要包括五个方面:一是建立岗位绩效工资制度。二是实行新的工资分类管理办法。三是完善工资正常调整机制。四是完善高层次人才和单位主要领导的分配激励约束机制。五是健全收入分配宏观调控机制。对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待遇的处理,一是已离退休人员增加离退休费。二是完善离退休费计发办法。三是完善离退休费增长办法。三、改革和完善津贴制度。公务员和事业单位津贴补贴现在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地区性的,一类是岗位性的。完善地区津贴制度,包括完善艰苦边远地区津贴和实施地区附加津贴制度。

     陈留根要求,贯彻落实公务眼法实施方案和进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政策性强,涉及面广,任务艰巨,要求严格。各级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开展这两项工作的重要性、复杂性、紧迫性和严肃性,加强学习、深刻体会、稳慎操作。各级组织人事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主动争取党委和政府的领导,切实加强同机构编制部门和监察部门的沟通与协调,形成工作合力。要明确工作要求,突出工作重点,尤其要把公务员登记、工资套改、规范津贴补贴等项工作,作为实施公务员法工作的重中之重,摆到突出位置,切实抓紧抓好。

     谭敏生就规范公务员津贴补贴和统筹解决社会保障对象有关待遇问题进行了说明,一、我市规范公务员津贴补贴主要政策,关于调控各县区之间津贴补贴水平差距问题。一是设立津贴补贴调控线。2006年,按照各县区清理上报的2004年全市县区津贴补贴平均发放水平(扣除暂时保留的改革性补贴),综合考虑相关因素,确定市对县区津贴补贴调控线。二是开征津贴补贴调节基金。为了缩小各县区之间津贴补贴水平差距,对发放超过津贴补贴调控线的县区,要按照分档累进办法征收调节基金,基金收入全部用于帮助困难县区提高收入水平,不用于平衡市级预算,调节基金最高征收比例为200%。三是建立津贴补贴水平审批管理制度。今后,调整县区津贴补贴水平,必须由县区政府综合考虑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财力状况等因素提出申请,报经市政府批准后执行。按照“下管一级”的原则,市直机关津贴补贴发放标准由省政府审批和管理。关于调控同级政府不同部门之间津贴补贴水平差距问题。要以行政手段为主,消除同级政府不同部门之间的津贴补贴水平差距。关于调控和规范各单位津贴补贴发放问题。各县区、各部门、各单位自行发放的津贴补贴,项目繁多、标准不一、资金渠道混乱,必须加以规范。二、关于统筹解决社会保障有关待遇问题。在改革工资制度、规范津贴补贴的同时,党中央、国务院决定适当提高部分社会保障对象的待遇和生活补助为标准,市委、市政府也研究制定了我市的相关政策。具体调整办法,有关部门将专门发文明确。关于调整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标准问题。这次调整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所需资金,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从企业养老保险基金中解决,没有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从原渠道解决。提高1966年6月30日前曾任行政级别在县团级以上的厂长(经理)的企业退休人员生活补助,由财政解决。关于提高优抚对象等人员抚恤补助标准问题。第一,关于提高在乡复员军人生活补助标准问题。第二,关于原8023部队退役人员生活补助问题。第三,关于解决军队移交地方安置的离退休干部等人员生活和医疗补助问题。第四,关于老党员生活补助问题。关于适当提高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补助水平问题。继续执行城市低保家庭冬季取暖补贴政策。各县区在操作时,应注重雪中送炭,适当向生活最困难、最需要救助的低保对象倾斜。关于落实农村五保户供养标准问题。按照保障五保户的生活达到当地村民的一般生活水平的原则,市委市政府决定,2006年全市农村五保户供养货币标准确定为年人平均1200元,加上村组筹粮折资和捐资等,供养标准大体能达到年人均1400元。关于提高省属企业离休干部医疗费补助标准问题。省上决定将财政补助标准提高到年人均5000元,有关部门要密切配合,确保省企业离休干部在当地参加医疗统筹。

      谭敏生要求,各县区财政部门要在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按照这次会议的同意部署和要求,制定有效措施,狠抓贯彻落实。要把改革规范工作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一项重要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抓紧开展相关工作。积极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制定本县区规范津贴补贴的总体方案及县(区)直机关规范津贴补贴方案,认真制定相关配套措施和具体实施办法。积极配合人事部门做好公务员工资制度改革相关工作,配合有关部门指定落实相关人员待遇政策的具体方案,认真解决好部分社会保证对象的基本生活保障问题。积极配合相关部门,认真开展改革规范政策执行情况监督检查工作,有针对性地做好舆论引导工作,争取社会各界对改革规范工作更多的理解,更积极的配合,更大的支持。方案出台后,要密切跟踪实施情况和应对措施。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决策和省市委、政府的部署上来,统一到这次会议精神上来,顾全大局,同心同德,真抓实干,切实把好事办好。

     各县区分管组织人事工作的县区长,县区委组织部长、人事部门和劳动社会保障局长、财政局长、编办主任,实际部门分管组织认识工作的负责同志、人教科长(办公室主任)210多人参加了会议。

                                              宝鸡市人事局          2006年8月31日  

                                                                                                 



相关主题
·中共中央关于学习《江泽民文选》的决定
©版权所有:宝鸡市人才市场
电话:0917-3227445  传真:0917-3227445  网站Email: [email protected]  浏览分辨率1024*768
未经书面授权严禁转载和复制本站的任何招聘信息和文章
地址:陕西省宝鸡市广元路11号